每年入冬,山亭的百姓就开始忙碌着地瓜枣加工,经过选料、清洗、蒸熟、剥皮、切片、自然晾晒、手工分检等多道工序,一直延续到翌年的三、四月份。产品纯天然无添加,甜软韧香,营养丰富,保持了红薯中最好的营养成分。
有着53.76万人口(截至2018年年末)的山亭区位于山东省南部、枣庄市东北部、泰沂山脉西麓,素有“灵山秀水、林海果园”之美誉。因地处黄淮海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圈交汇地,依靠京杭大运河,为水陆交通重要枢纽,又有“水陆通衢”之称。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面积占88.6%,有大小山头5000多座,更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山亭区作为春秋早期小邾国的都城,历史文化悠久。辖内有著名的大汶口文化伏里遗址和战国时期灵邱、梁王故城遗址,中华民族颜氏、倪氏的发源地也在此地。
区年平均降水量900多毫米,属于北方少见的富水区,境内有水库59座,泉眼6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58.1%,被列为山东省级生态区建设示范区。
山亭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全国农业生态示范点等,享有“天然公园”的美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的农产品,也让山亭区成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
近年来山亭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共发展优质特色林果48万亩,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29个,其中“山亭地瓜枣”于2019年6月核准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莺歌”“睿展”“果益多”等系列产品被评为全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山亭区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成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地瓜枣”,必备的年货佳品
与“肉夹馍”的叫法相似,“地瓜枣”是利用地瓜加工制成的一种新型美味保健食品,实为地瓜而非“枣”。
冬日的阳光洒满小院,院子里的草席上、簸箕里晒着“地瓜枣”,勤劳朴实的乡人摆弄着家什,傍边的老者在阳光下眯着眼打盹儿,一条小黄狗懒憨憨地窝在墙根儿,头顶的天空,偶尔有两只鸟飞过……这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冬天时光。
从前,这里的山村交通运输不便,地瓜吃不完,村民们就将地瓜煮熟、切片、晒干这样利于保存,又能晒出浸润了阳光气息的香甜的地瓜干,并给它起了一个很诱人的名字:“地瓜枣”。
地瓜是很好的养生食物,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并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因此,中医视地瓜为良药。
年末岁终,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添置年货,各种特色农产品当然必不可少。在山亭,临近年关,新鲜香甜的“地瓜枣”也成为了人们必备的年货佳品,无论是在商场超市还是在乡村大集,都能找到这种最具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
工艺讲究的“地瓜枣”
随着产业化的进程,每年入冬,山亭的百姓就开始忙碌着地瓜枣加工,经过选料、清洗、蒸熟、剥皮、切片、自然晾晒、手工分检等多道工序,一直延续到翌年的三、四月份。产品纯天然无添加,甜软韧香,营养丰富,保持了红薯中最好的营养成分。加工后的薯片呈淡黄色,经冷藏后表面形成淡淡的白色糖霜。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倍受青睐。
“地瓜枣”在选料、制作和储存上颇有讲究。
选料上,需要选用山亭当地农家无公害种植山地地瓜,以经过一段时间贮存、淀粉转糖后的地瓜为原料,并要求无虫害、无病斑。
熟化过程,就是把地瓜煮熟。洗好的地瓜要用大锅煮,煮时把大、中、小不同规格的地瓜分开煮,不要煮得过分烂熟。煮时不盖锅盖,用薄膜盖起来,围锅沿用绳扎紧,煮熟后待不烫手时即可趁热剥皮。
随后,待剥了皮的熟地瓜冷透后用刀切成薄片或细条,再将切片后的地瓜单片铺在草席上置于通风处晒干,也可以放到房上晒,但应注意防尘,最好在无风无灰尘的晴天晾晒。待八成干、手折弯而不断时,就可以收存了。
之后再封存上粉,具体做法就是将八成干的地瓜枣放入缸中,用一木盖盖住缸口,放到通风阴凉的地方,待缸内地瓜枣长出一层白粉时,地瓜枣就制成了。
“地瓜枣”维系着乡村振兴
如今,林果、畜牧、水产称为山亭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在现代创新技术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山亭区的企业加工制做的“地瓜枣”甜软韧香,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便是远近闻名的“地瓜枣”加工生产基地。
“山亭区水泉镇有数百年地瓜种植历史,现有甘薯种植面积2万余亩,年产鲜薯3万余吨,是山亭区重点打造的四大山亭小杂粮产区之一,目前有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6家,种植面积4000余亩”。水泉镇党委书记郗涛勇聊起辖内的地瓜,如数家珍。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水泉镇党委、政府把坚持发展地瓜产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专门的项目指挥部,按照“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加大地瓜产业发展投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地瓜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9年以来,已经有4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取得“山亭地瓜枣”等“三品一标”认证。此外,水泉镇借助烟台大学派驻到镇上的第一书记的机遇,成立了产业发展研究院,引进“智库专家”5名,常年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广标准化现代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
与此同时,成立了电商联盟拓展营销渠道,推广使用拼多多、“直播+电商”“网红+电商”等销售新模式,有效提升了电商销售额度。2019年网上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以上。
郗涛勇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瞄准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目标,以打造地标品牌为动力,以挖掘地标文化为支撑,全面推动甘薯产业提质增效。”
按照规划,水泉镇将建设国家级甘薯产业示范园,新建优质甘薯种苗培育基地10000亩、甘薯研发中心等,配套建设地瓜深加工、储藏、冷链物流、生态观光旅游等项目,打造属于他们的龙头产业、特色产业。
小小红薯,扶贫大产业
山亭区山城街道贫困户张敬亮,从2015年开始种植香薯,由于香薯产量高、公司又高价回收,每亩比种植玉米增加收入1000元,比种植普通甘薯增加收入1200元,他得到了实惠,于是从开始时的2亩增加到今年的10亩,并实现了脱贫摘帽。
而这一切,他想要感谢一个人,就是同样在山亭区长大、带领乡亲们的红薯种植户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山东欧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显涛。
作为全国扶贫县的山亭区,80%以上的山岭薄地,长年种植甘薯,靠天吃饭是山里人的种植习惯,出力大、收益低是山里人的日常,而这一切都被张显涛这个土生土长的山亭汉子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他内心发誓要为山里的穷乡亲找到一条致富道路。
早在2001年,张显涛与哥哥张显庆看到山里人用土法制作的地瓜枣,被营养专家奉为防癌抗癌佳品,城里人当作了餐桌美食,于是萌生了产业化生产地瓜枣、提升甘薯加工附加值的想法。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说干就干,成立了瑞丰食品干芋加工厂(后改组为欧乐食品有限公司),专门高价收购当地农民的甘薯,并吸收当地农民进入加工厂,按时上下班、领工资,过上了城里人才有的生活。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工厂的产品得到了国家的HACCP认证、日本的JAP认证和欧美的FDA认证,产品出口日韩和东南亚地区。
多年来,他始终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推进建立了牢固的“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联合模式,每年给予山亭周边近10000农民800多万元稳定的收入,将小小的红薯等做成了出口日韩的大产业。
这些年来,他还积极响应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带领山东欧乐食品有限公司,在山东山亭周边地区践行产业扶贫、就业帮扶、电商扶贫等,帮助2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帮扶资金200多万元,为减贫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书记点赞,地标好品牌
“那个带霜的地瓜枣,我看了都想吃。”今年1月7日下午,枣庄市委书记李峰参加枣庄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山亭代表团分组审议时,情不自禁地为山亭地瓜枣点赞。看到这个消息后,山亭区水泉镇大马湾村的村民任科宇和乡亲们兴奋不已。
在山亭区水泉镇大马湾村,刚刚建成不久的山亭地瓜枣文化展览馆已经对外开放,从全国各地来这里学习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而这个展览馆的建成,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任科宇—一位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的创业者。正是任科宇的钻研和坚持让乡亲们相信,挖掘地瓜枣文化、打造地标品牌是带动村里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说不赚钱是不可能的,但赚钱的同时,我想把它当成我一生的事业来干,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任科宇不仅成立了专业的地瓜枣合作社,还成立了枣庄三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流转土地1186亩,建立了5000亩的种植基地,还成立了电商销售部门,每年销售成品地瓜枣达3000余吨,带动了4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
“地标品牌文化是一个企业和一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任科宇看来,“书记说的是地瓜枣,但他关心的是我们整个山亭的农业产业和地标优质品牌的打造。”他认为,做优质农产品的前景很光明,尤其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做起来会更有底气。“我就想把属于我们枣庄自己的农业产品品牌做大做强,如果整个山亭有十几家,那经济就搞上去了。”任科宇如是说。
“山亭有三宝:山楂、板栗、地瓜枣。”临近初秋,广袤的鲁南大地,天空蔚蓝,万里无云,山亭区水泉镇的农村集贸市场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来自各乡各村的乡亲们正在积极准备秋收的农具,打算在秋季霜降之后大干一场,到那时,在漫山遍野的红薯地里,他们将用双手挖出一一簇簇红灿灿的红薯,用丰收的果实撑起幸福的未来。
山亭地瓜枣的传承历史
山亭地瓜枣制作历史悠久,是鲁南地区传统的手工技艺,现已成为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被誉为“长寿食品”。地瓜枣作为首批枣庄“老字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了闪亮的历史印迹,撑得起北方薯干的典范代表。
据《山亭区志》记载:地瓜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引入山亭境内,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当地百姓的生活主食。
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山亭人任英因兵荒马乱生活不安定,需储备营生干粮,在偶然一次深夜煮地瓜打起了盹,把锅中的水全部烧干了,在睡梦中醒来闻到一股烤焦的地瓜香味,将地瓜切成块放到房顶上晾晒,经过几天的风吹日晒变成熟地瓜干,标志着山亭地瓜枣的诞生,山亭可谓是地瓜枣原产地。
1873年任秉福将地瓜制作各种食物当作营生口粮,1900年任天义与桑村李二泉的“裕丰号”酒坊,试产瓜干烧酒,后来往返滕县城卖烤地瓜做起了小商贩;1927年任有富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地瓜果子点心,创立的“守本果子铺”;1943年任守本将地瓜干果子点心卖到滕县及周边县城,抗日战争中干当作干粮支援抗日前线;1980年任文胜承包辛庄公社糕点厂,成为当时走亲访友的必备点心;1999年任科宇成立三禾公司规模标准化生产加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品出口日韩多国,历经七代人170年的历史传承演变至今。
地瓜枣制作过程必须选用当地盛产的优质地瓜,经地窖存放60天自然糖化、挑选清洗、上锅蒸煮、掌控温度把握火候、扒皮、切片、晾晒、烘干等16道工序制作而成。整个制作过程最大程度保留了地瓜原本的营养成分与味道,营养丰富,无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甜软韧香,表层布满一层白色粉霜,看似柿饼,吃如果脯,品像软枣,美其名曰“地瓜枣”,属国内独有的保健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