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考古学家吴金鼎在现今济南章丘一个叫城子崖的地方,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很快,这个发现引起了当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的高度重视,2年后,被称为“中国考古学奠基人”的李济主持了城子崖遗址的第一次大规模发掘。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在城子崖遗址被发现之前,这里有一种农作物——小米,早已久负盛名,从唐朝起是四大贡米之一。据说,自有龙山文化,就有龙山小米。2010年12月,农业部批准对“龙山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00年,土长土长的龙山人杜曰斌和初中同学,决定成立公司,用传统方式种植、推广正宗的龙山小米,坚持了整整20年。
土生土长龙山人,立志推广家乡米
杜曰斌出生于1971年,是章丘龙山杜家村人,而小米这种农作物则是伴随他长大的。他说,小时候一天三顿饭都离不开小米,基本上是小米粥,一天不喝就像没吃饭一样。如今,小米粥仍是很多山东家庭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之一。
小米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甚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拾遗》等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曾有类似记载。老百姓最普遍的认知是,小米粥养胃、养人。
龙山小米则是小米中的精品。中国农科院生理生化研究室曾对龙山小米的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是:脂肪含量为4.98%,蛋白质含量10.82%,粗淀粉含量74.95%,赖氨酸0.25%,为各种谷类所少见。龙山小米色泽金黄,性粘味香,煮出来的粥被称为“龙米金汤”。
虽然龙山小米很有名气,但是市场上售卖的龙山小米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让家里世代种植小米的杜曰斌很是气愤。于是,他决定身体力行,种植并推广龙山小米。2000年,他成立了济南龙山小米开发有限公司,遵照传统的方法,亲自种植龙山小米。
推广龙山小米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中间经历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但杜曰斌都坚持了下来。现在,公司已成为济南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所种植的龙山小米也是山东名牌农产品。
他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式,不仅使龙山小米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让越来越多的人吃到正宗的龙山小米,也让龙山小米名气越来越响,同时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如今,他们的龙山小米合作种植面积已达7000多亩,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左右。
用“传统”弘扬传统,种出最纯正的龙山小米
当前,市场上很多没有品牌的小米,都称自己为“龙山小米”;甚至一些东北、河北产的小米,也打着“龙山小米”的旗号售卖。这让土生土长的龙山人杜曰斌的心中愤愤不平:劣质小米打着龙山小米的牌子,不仅“劣币驱逐良币”,而且也会让龙山小米口碑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杜曰斌要自己种植小米的原因。为了保证自己种植小米的品质,他采用了传统的龙山小米品种,并按照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耕种方法,种植基地也选在了龙山小米传统种植区域。
品种上,他们选用的是一种叫“阴天旱”的小米品种。没人能说出这个品种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也不知道有多久的历史,只知道祖祖辈辈正宗的龙山小米,就是这个品种。所谓“阴天旱”,指的是这个品种的小米在下雨时,叶子反而蔫下来,像受了旱一样。
如今小米已被培育出很多品种,改良后的其他品种更容易种植,产量更大,最高亩产量能达到800斤左右。而“阴天旱”禾苗较高,容易倒伏,一般亩产量只有300到400斤。
不过,杜曰斌在对比各品种的小米后,认为不同品种的小米口感上相差很远,“阴天旱”虽然产量不高,但其品质却是最好的。因此他一直坚持种植这个品种,目的是为了保证龙山小米的正宗。
在种植方法上,他们沿袭传统的耕作方法。种植“阴天旱”时,只用农家肥,不施任何化肥,不打农药,只靠降雨补充水分。同时,他们严格按照传统的时令并结合当年的天气种植,一般是谷雨之后10天种植,中秋节前后收,时间总长超过135天。
此外,他们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防止鸟类来地里偷食小米。不能打农药,他们开始便选择敲锣鼓、扎稻草人等最传统的方法,后来又选择使用网罩。这样的“土办法”,虽然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但却极大的保证了小米的品质,让龙山小米更加“纯正”。
他们的技术人员,也都是“土专家”,他们都是一辈子与龙山小米打交道的农民,是种植龙山小米多年公认技术最好的人。这些“土专家”主要承担为“阴天旱”选种育种的任务。
杜曰斌的公司聘请了10多位“土专家”,日常,他们分片负责巡视,去发现农户家中种出的好的“阴天旱”种子并收购。而识辨种子好坏的技巧,完全凭借一双慧眼和经验。这些优良小米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收获、处理和保存,留作第二年的种子。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区域的土壤、水质等,所含的矿物质、微生物等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因此,杜曰斌把自己种植区域,设定在传统龙山小米的种植区。
杜曰斌说,他们基地有个叫洪积土的地方,据说是当年黄河泛滥时冲来的大量河沙沉积而来,这里的土质透气性非常好。此外,他们的种植区,水源都是百脉泉系的水。
除了自建种植基地,他们还采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即他们与农户签约,春天时将种子给农户,农户按要求种植,收获时公司负责收购农户的小米。他们给农户一定的保底收入,即使农户因天灾等颗粒无收,公司也按保底收入支付给农户。对于刻意不护理而导致收成极低或无收成的合作农户,以及不按他们要求种植的农户,公司第二年则取消合作。
从种植的品种、方法、区域选择,再到产业化模式,既保证了杜曰斌种植出的龙山小米的质量,也保证了货源。
把“龙山小米”作为品牌传播出去
传统方法保证了龙山小米的品质,但由于增加了大量人工,效率低下,成本增加,产量也低,这让杜曰斌面临一个问题,他们的龙山小米虽然正宗,但成本要高于很多市场上的其它小米。
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产品价格,比其他小米要高不少,销售很不理想,公司因此连赔3年,为了坚持下去,杜曰斌一度向亲朋好友借钱来维持公司运营。这也让他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龙山小米,就必须加强对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推广。
为推广龙山小米,他们参加了很多展会,也用传统的“土办法”来宣传吆喝。会上他们支起一口锅,现场用龙山小米熬粥,让大家品尝。这种现场推广办法,让他们的龙山小米,逐渐积累起了口碑。
2003年后,情况有了好转。除了种植技术提升、市场逐渐认可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注册了品牌。之前销售时,产品就叫龙山小米,与市场上大多数打着“龙山小米”的产品一样,无法让人辨识。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商标,商标名称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叫“平陵城”。
在济南民间,有“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从汉代到西晋,500多年间,平陵城一直是济南郡的治所。而之所以起“平陵城”这样一个名字,也是因为杜曰斌想把龙山小米作为一种能够代表济南形象的产品和文化传播出去。
2001年开始,杜曰斌的产品进入到济南的商超销售,市场以山东为主,北京等地也有销售。2015年,为顺应市场变化,杜曰斌开辟了电商渠道,在天猫、淘宝、京东等平台,都开有网店。
他们惊奇地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几个经济发达地区,买家最多。这也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老百姓对于优质的产品还是有认可力的,这让杜曰斌看到了广阔的市场,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2008年,当地有关方面在平陵故城周边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示范园,杜曰斌在此建立了龙山小米生产基地。
坚守20年,杜曰斌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初心”:让越来越多的人吃到正宗的龙山小米,同时也使古老的龙山小米焕发新机。龙山小米,正从龙山、从章丘、从济南,逐渐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责任编辑:洪大阳 执行编辑:李辛未)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